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在四季度各地奋力冲刺全年经济目标,抢抓关键时间窗口“拼经济”之际,不少地方的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也在持续加大力度,助力“冲刺跑”。与此同时,不少与工程项目相关的高频数据都出现积极变化。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环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8个开工率实现环比增长,工程项目施工强度稳步回升。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刷新进度。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11月13日消息,重庆今年前10个月,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003亿元,投资进度(占年度计划投资比例)88.1%,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夯实经济增长“硬支撑”。其中,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也跑出“新速度”,前10个月完成投资757.6亿元,投资进度101.8%,同比增长17%,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前10个月,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59亿元,投资进度100.4%,在市级重点项目七大行业领域中,率先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公铁水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880.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5.5%,超过序时进度。再比如,今年前三季度,济南市2000个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49亿元,投资完成率90.5%,超时间进度15.5个百分点。“多地四季度冲刺‘拼经济’,重大项目投资进度明显加快。”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告诉记者,这对各地投资项目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还将对全年地方和全国经济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重大项目投资继续发挥有力支撑作用,前三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1月份至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3.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9个百分点,比1月份至8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作为拉动基建投资的重要抓手之一,专项债券的加速发行也助力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提速。
今年我国安排了新增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年。Wind数据显示,前10个月,各地共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109只,发行规模合计约38965亿元,完成进度达到99.9%,显著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均值。此外,在专项债券之外,多路资金继续补充地方政府财力。例如,截至11月13日,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9500亿元,年内还有500亿元待发行。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挖掘财政潜能,合理统筹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政府预算内投资。”张依群认为,一方面是有效调度财政资金,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稳步扩展政府投资渠道,在增投资、促开工、抢工期、保竣工上持续发力;另一方面是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优化投资审核环节,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坚决防止资金趴账、闲置浪费、转移挪用问题,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项目投资的“刀刃”上。
朱华雷表示,各地发行的专项债券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因此,其发行不仅有利于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而且还能扩大投资效力和增强地方经济活力。宋向清认为,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在支持各地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方式。建议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在助力更好地发挥地方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弥补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抬高地方经济增长的“木桶效应”;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为发行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加快资金集聚,形成建设合力,加速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下一篇:没有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