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口退税政策起到了很大的提振作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含硼钢的出口退税,业内人士称,这必将重挫我国钢材的出口。2014年我国钢材出口量创历史新高,1~11月出口总量高达8361.23万吨,同比增长46.78%。最新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我国出口钢材101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出口钢材突破9000万吨。在这些光鲜数据的背后,出口退税政策带来的优惠功不可没。
宽度大于等于600mm热轧含硼合金钢材,原享受13%的退税率;宽度小于600mm热轧含硼合金钢板材,原享受9%的出口退税率;不规则盘卷的含硼合金钢热轧条杆,原享受9%的出口税率;含硼合金钢热加工条、杆,原享受13%的出口退税率。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下,上述四类含硼钢出口退税率全部归零。业内人士称,取消含硼钢的出口退税,一方面将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提升钢材出口品质,利于我国钢材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避免反倾销等国际贸易摩擦。
反观国内市场,形势也不容乐观。金银岛分析师代明珠指出,钢价的持续疲软在1月份已成定局,钢企盈利已是难上加难。政府在2015年将加快推进300项总价为7万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提振经济。基建项目所用钢材将占到今年所有钢铁消费量的55%,这对国内钢铁消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房地产已经呈现逐渐降温的走势,今年指望房地产行业能够对钢材需求有所突破的愿望恐落空。
钢企抓紧冲刺抢单,尽量把出口安排在12月份,以享受9%或者是13%的出口退税。但这种增长势头只是强弩之末,2015年一季度的钢材出口将出现明显下滑。原因有两个:一是出口退税的取消将影响超三成的钢材出口;二是横跨春节,进出口贸易本就相对较弱。钢铁产量预计会略高于去年12月份水平。1月份的指数为23.1点(最高为100点,钢铁情绪指数大于50表明上升或扩张,小于50则表示下降或收缩)。而相比较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的CSSI指数下降了14.3点,达到了一年多来的最低值,也标志着该指数连续7个月处于50点以下,钢材消费已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