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物流成本约占制造成本的10.5%,对比国际先进水平日本为6.6%约高出5个百分点。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物流量仍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在今年则有望达到高峰,预计2015年中国将产生接近40亿吨的钢铁物流,如果以钢材物流、仓储的费用在150-200元/吨估算,钢材物流产业规模将高达1300亿元左右。世界发达国家钢铁物流成本仅为其产品总成本的8%~10%,如果达到发达国家钢铁物流
起到分销作用,减少现在物流环节的重复交易成本;同时,钢企投资的物流园区,如果作为原材料仓储转运以及加工之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钢企自身的采购、运输等成本。其崛起除了给钢铁在线资源交易带来便利外,电商平台还可利用网络的便捷功能,创造出高效的资源流转体系,从而减少冗杂的流通环节,可达到压缩流通成本的目的,因此,通过电商平台降低物流费用是钢企转型发展的创新与突破,它既是销售方式的一种革命,又是采购方式的革命。
在业务涵盖面上电商也具有传统钢铁行业不具备的优势,它基于网络还可实现金融服务、终端客户、数据发现等功能,虽未给钢厂创造出较大的成本优势,但为其营销渠道拓展提供了一个机遇,便于钢厂制定最优最省的销售方案。
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分工的结果,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也就决定了企业在物流运作上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从物流外包的角度看,其既适应了经济形势的要求又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通过物流外包,可以大幅削减投资和运营成本,实现库存的合理配置以及原材料和产品的高效运输和配送。
费用率水平,可节约物流成本近3成,那么在行业微利但物流成本却又高企的情况下,钢企该如何通过物流省钱呢?
钢铁企业要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向上下游拓展和延伸,建立自己的物流产业链。即做成集钢材仓储、加工配送、钢材交易、钢材、集散、电子商务、银行信贷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钢铁物流园区。可直接对接采购和销售环节,延续和扩展产业链,提高下游用钢企业的直接配送比例,可以让钢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达到按需生产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钢铁产能的盲目扩张。
|